首页 > 产品详情
    浚县大碾萝卜

    1.产品介绍

    暂缺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浚县小河镇地处豫北平原,海拔52.5—130.2米之间,平均海拔57.6米。土壤类型潮土,有机质含量16.9g/kg、全氮1.27 g/kg、速效磷15.6mg/kg、速效钾144 mg/kg,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 浚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 223天,年均日照时数为 2393.7 小时,全年降雨量663.5 毫米,四季分布不均衡,6-8月份降水量较多。总的特点是春旱、风大、回暖快,夏雨集中天气热,秋高气爽气象新,冬季严寒雨雪稀,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其中,萝卜生长季节8月份平均气温25.8℃,9月份平均气温20.7℃,10月份平均气温15.0℃。8月份日照时数215.2小时,日照百分率52%,9月份日照时数198.1小时,日照百分率54%,10份月日照时数204.7小时,日照百分率59%。 有关资料表明,萝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次为氮、磷,每生产1000公斤萝卜,约吸收 5.55公斤氮,2.60公斤磷,6.37公斤钾,氮、磷、钾的吸收比率是2.1:1:2.5,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与萝卜品质有密切关系;萝卜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叶丛生长温度为2-25℃,生长适温为15-20℃,肉质根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20℃,适宜温度为13-18℃。萝卜前期温度高,出苗快,形成繁茂的叶丛,为肉质根的生长建立基础,以后温度逐渐降低,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萝卜同其他根菜作物一样,需要充足的光照。浚县大碾萝卜优质特征与土壤中丰富的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生长期适宜的温光条件密切相关。

    3.地域范围

    浚县大碾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地域保护,覆盖浚县小河镇境内大碾、西雷村、崔堡、张刘庄、曹湾、前同山、后同山等31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3′至114°29′,北纬35°35′至35°37′,东西长9.33公里,南北宽5.84公里,萝卜生产登记面积约990公顷,年产量约45000吨。

    4.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 个体圆润较长,根型周正,上半部皮色翠绿,青长白短,耐贮藏、商品性好。生食脆甜适口,肉质鲜嫩,多汁渣少,具有萝卜特有的清香。 4.2内在品质指标 可溶性总糖≥2%,蛋白质≥1.1g/100g,粗纤维≤0.7%,抗坏血酸≥20mg/100g。 4.3安全要求 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不低于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或要求,切实保障萝卜质量安全。

    5.特定生产方式

    3.1产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透水透气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周边环境不得有污染源。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 3.2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抗病、皮色翠绿、青长白短、适应性广、耐储藏、商品性好的品种。 3.3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整地,清除残根烂叶,深翻细耙,土壤翻耕深度一般为25-35cm,要做到深耕、细耙、平整、疏松,没有石块和草根,使土壤上虚下实。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5立方米,尿素10kg,氮、磷、钾复合肥40-50kg。 3.4适期播种 8月上中旬播种。 3.5追肥浇水 萝卜肉质根膨大期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kg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禁止水分忽多忽少而引起肉质根裂根、空心,影响商品质量。肉质根生长后期,仍应适当浇水,防止糠心。 3.6适时采收 植株叶色转淡变黄,肉质根充分肥大,肉质根基部已圆,即可分批采收。在最低气温-3 ℃之前适期采收。

    6.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5.1分级 浚县大碾萝卜一般分一级和二级2个等级。一级:外观基本一致,大小、长短接近,修整较好,无涨裂、机械损伤等。二级:外观相似,大小、长短基本接近,修整一般,有轻微机械损伤。 5.2包装标识 包装主要采用袋式或箱式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产品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 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者及详细地址、净含量及包装日期,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 5.3标识 浚县大碾萝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萝卜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浚县大碾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浚县大碾萝卜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浚县大碾萝卜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5.4贮藏 在避光、常温、清洁和通风的地方贮藏,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5.5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通风散热工作,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产品图片
     
    © 2016 深圳市安路云农产品大数据溯源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2646号-1
    指导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高性能数据挖掘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