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介绍
暂缺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 地形地貌 罗庄区地理位置优越,是鲁南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206国道纵贯南北,兖石铁路横穿北部,距临沂飞机场10公里,距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仅百公里。区内设有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开放开发综合实验区。 2.2 气候特点 区境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左右,年平均光照时间为235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左右,无霜期198天,空气清洁,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清纯,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区一年四季分明,具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
3.地域范围
“沙沟芋头”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境内,包括全县1个镇街(册山街道办事处)各芋头生产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5′-118°37′,北纬34°88′-34°92′。生产规模700公顷,年产量2万吨。册山办事处芋头种植范围南至黄山镇,北临高都街道办事处,东临沂河,西至陷泥河。南北最大距离10千米,东西最大距离5千米,总面积50平方千米。
4.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沙沟芋头”沙沟芋头母大块多,形体短粗肥大,绒毛长而浓密。入口软糯滑爽,绵甜香滑,干面有口劲,吃水耐煮,再次蒸煮味道依然如初,其中蛋白含量≥2%,脂肪≥0.10%,淀粉≥12.0%,铁≥4.25mg/kg,磷≥62mg/100g,钙≥100mg/kg,钾≥2.70×103/kg。芋头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碱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同时芋头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 4.3安全要求 沙沟芋头必须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薯芋类蔬菜(芋头)》NY/T 1049的卫生指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5.特定生产方式
3.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沙沟芋头的产地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条件良好、灌溉水无污染,远离厂矿企业,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沙沟芋头主栽培品种有“沙芋1号”、8520号、“一窝蜂”等。 3.3生产过程管理 催芽:播种前,选择大小均匀,顶芽健全无病虫、伤斑、不腐烂的种芽,在日光下摊晒3-4天,然后置于室内,整齐密排,上盖8-10厘米的湿润细沙,温度保持20℃-25℃进行催芽,约经25-30天,待芽长3-4厘米时,即可捡种栽植。 适期栽秧:沙沟芋头在4月初开始栽种,株距20-25厘米,行距75厘米,等行栽培,每亩3500-4400株,栽后覆土15-17厘米。 前期管理:芋头的幼芽本身难以钻出地膜,当芋头芽鞘露出地面时,要及时破膜引苗。当大多数幼苗出土后,对极少数不出芽的,要用事先准备好的预备苗进行补栽,争取做到苗全、苗壮。 中期管理:及时排涝防旱,拔除杂草,避免损伤茎叶。在发棵期即出苗后80天左右结合浇水进行,亩施磷酸二铵12-15公斤,促进子芋、孙芋的发育膨大。 后期管理:注意防旱排涝,保护茎叶。 病虫害防治:按照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采用人工、物理、生物措施综合防控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充分保护利用天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 及时收获:霜降前后,如芋头叶片均已变黄衰老,表明地下球茎已经成熟,这时淀粉含量高,风味好,是收获的适宜时期。 加强仓储管理:选择向阳背风,干燥通风的地方建设仓库储藏。控制库内温度5~10℃,相对湿度50%~70%。
6.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5.1芋头收获后按标准规定的质量条件挑选分级,包装。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芋头,注明标志、产品名称、产地、商标、日期等,地域保护范围内的“沙沟芋头”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沙沟芋头”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图案,须向临沂市罗庄区册山沙沟芋头协会提出申请,经验收合格,并按照“沙沟芋头”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包装用材料应符合GB11680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规定 5.2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雨;装卸时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5.3 贮存:产品应贮于清洁、干燥、通风、阴凉、无异味的仓库中,注意防霉、防鼠、防虫害。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